胃縫合後會不會影響營養吸收?醫師建議飲食安排注意2大原則
本篇文章將從醫師觀點出發,帶你認識胃縫合與傳統縮胃手術的差異,並分析術後常見的營養補充問題。無論你是準備接受手術,或是術後正在調整飲食,這篇內容都能幫助你釐清胃縫合後遺症背後的真相,掌握縮胃手術後的營養補充正確觀念。
胃縫合是什麼?縮胃手術有哪些類型?
「胃縫合」是一種侵入性相對下降的減重手術,與傳統的胃切除手術不同,它不會移除胃部組織,而是透過內視鏡技術,使用特殊的縫合器具將胃部進行縫合,讓胃的容量縮小。這種方式學名為 ESG(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),俗稱「內視鏡胃縫合」,屬於一種侵入性低的「縮胃手術」。
與需要移除胃部的「胃袖狀切除術」相比,胃縫合保留了整個胃的生理結構,因此對胃的消化與吸收功能的影響相對較小。
胃縫合會不會影響營養吸收?
根據國際期刊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》刊載的研究,胃縫合(Endoscopic Sleeve Gastroplasty, ESG)不會改變胃的吸收表面,也不影響胃酸或酵素的分泌,學理上不會造成營養吸收異常(Abu Dayyeh et al., 2017)。
從手術結構來看,胃切除會直接移除一部分胃壁組織,而這些區域正好包含大量負責分泌胃酸與內因子的細胞,因此容易影響鐵、鈣、維生素B12等營養素的吸收;但胃縫合只是改變胃部形狀與容量,沒有移除胃的細胞或組織,因此原本的分泌功能依然存在。
醫師也指出:「胃縫合不會破壞分泌胃酸的細胞,相關的營養吸收就不太會受到影響。」這說明,胃縫合後遺症多與飲食行為有關,而非生理性吸收障礙。
但這不代表術後可以掉以輕心,因為就算吸收功能正常,若進食量過少、攝取內容不均衡,仍可能導致營養不良,這點尤其需要術後特別注意。
為什麼胃縫合後還是會出現營養不良?
雖然胃縫合不會減少吸收細胞,但它會大幅度降低胃容量,導致許多人在術後進食量變少,甚至變得偏食。例如,有人術後只喝湯、喝豆漿,忽略了蛋白質、蔬菜與複合碳水的攝取,久而久之便容易營養不均衡。
這種情況常被視為一種胃縫合後遺症,實際上是縮胃手術術後營養補充不當造成的結果,與胃的生理吸收功能無關。
常見的營養補充問題包括
1. 鐵質不足:造成頭暈、疲倦、貧血
2. 維生素B群不足:影響神經健康與代謝
3. 鈣質與維生素D不足:影響骨骼與牙齒健康
4. 蛋白質攝取不足:肌肉流失、免疫力下降
因此這類胃縫合後遺症,與手術技術無關,而是後續飲食與照護有直接關係。
胃縫合術後飲食安排遵守兩大原則
胃縫合手術後的飲食安排,是影響營養狀態能否穩定維持的關鍵。雖然胃的吸收功能未受破壞,但由於容量大幅減少,進食量會明顯下降,許多患者在術後常出現疲倦、頭暈或免疫力下降等問題,其實都與縮胃手術術後營養補充不當有關。
這些狀況常被誤解為胃縫合後遺症,但實際上多數是因為飲食策略未跟上身體的新節奏。若能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,絕大多數人都可以順利恢復、健康減重。
以下是兩個最重要的術後飲食守則:
一. 少量多餐,均衡分配
胃縫合後胃的容量變小,無法像術前一次吃下完整的一餐。因此建議將原本的三餐,改為每日5至6小餐,每次進食約半碗到一碗份量即可,重點是要「吃得精、不吃太雜」。建議每餐包含以下三類營養素:
1. 蛋白質:雞蛋、豆腐、魚、雞胸肉等
2. 高纖蔬菜:青花菜、菠菜、胡蘿蔔等,幫助腸胃蠕動與微量營養素補充
3. 健康澱粉:如糙米、地瓜、南瓜或燕麥
避免高糖、高油炸、或空熱量食物,以免浪費有限的胃容量,卻沒有補足關鍵營養。
二. 適時補充必要營養素
就算飲食均衡,胃縫合初期仍可能因為進食受限而造成某些營養素攝取不足,因此「縮胃手術術後營養補充」是一項必要且長期的策略。建議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,評估是否補充以下營養素:
1. 鐵與維生素B群:預防貧血與神經系統症狀
2. 鈣與維生素D:維持骨骼健康與吸收平衡
3. 複合維他命:涵蓋微量元素與脂溶性維生素
初期可選擇液態或咀嚼型的補充品,降低腸胃負擔。若有反胃或不適情況,可分次補充並搭配食物服用,效果更佳。
或許有人會問:「既然胃沒有被切除,為什麼還需要補營養品?」其實,不論是胃縫合、胃水球還是胃肉毒,只要進入減重療程,因為進食量下降,身體對營養的需求仍需滿足,否則長期可能出現胺基酸、脂肪、維生素或礦物質攝取不足的情形。
醫師也提醒:「是否需要補充營養品,應由專業團隊根據每位患者的實際狀況設計」,以達到兼顧減重與健康的雙重目標。
術後前6個月是建立飲食習慣的關鍵期,只要遵守「少量多餐」與「營養補充」這兩大原則,大部分的胃縫合後遺症都可以有效預防,讓身體在減重過程中持續保持健康、穩定吸收。
縮胃手術後醫療團隊的重要性
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,會在術前針對每位患者進行個別化飲食教育與風險評估。在術後,也會定期安排血液檢查、營養諮詢,甚至建立營養師與醫師的共同追蹤制度。
這樣的安排不僅可預防胃縫合後遺症的發生,也可確保整體的縮胃手術術後營養補充更完整,讓減重過程更安全、有效。尤其是在縮胃手術術後營養補充的關鍵期,有經驗的醫療團隊能即時介入協助,預防後遺症發生。
結論:胃縫合本身不影響吸收,但術後營養管理很重要
總體來說,胃縫合仍是減重手術,一旦食量改變,營養管理也必須進入更細緻、個別化的階段,這正是減重療程能否成功且健康維持的關鍵所在。
因此,關鍵不在於手術本身會不會影響吸收,而是你術後是否有正確執行縮胃手術術後營養補充,並配合醫療團隊的追蹤與建議。
※本篇文章目的在於提供科學觀點與醫學資訊,協助讀者了解關於胃縫合後是否會導致營養不良的疑問。
參考資料
Mechanick, J. I., et al. (2013).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erioperative nutritional, metabolic, and nonsurgical support of the bariatric surgery patient—2013 update. Obesity, 21(S1), S1–S27.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oby.20461
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bolic and Bariatric Surgery (ASMBS). (2016). Nutritional Guidelines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asmbs.org/resources